党建引领聚服务 凝“新”聚力促发展
随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蓬勃发展,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一大批新就业群体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北宫镇扎实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打造“党建+”服务模式,在抓好组织覆盖、加强关心关爱措施、发挥作用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一、整合资源建阵地 打造暖“新”驿家
为进一步将党组织阵地延伸到新业态的最前沿,服务触角拓展到快递物流员、外卖配送员、出租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中。北宫镇通过提级改造,将党群服务中心临街而建,整合工会、妇联等多个部门资源,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升级打造了暖“新”驿家,为快递外卖小哥提供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饿了能热饭、手机能充电、热了能纳凉、冷了能取暖、休息有书读、下雨能避雨、伤了有应急等一系列提供暖心服务,建成集休息、学习、充电、交流、应急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阵地,让“暖心驿站”成为传递党的温暖、提供贴心服务的温馨港湾,用扎扎实实的暖“新”行动,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
二、党建引领聚思想 提升组织工作双覆盖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及时将“两个覆盖”向外卖送餐、网约车、出租车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拓展。通过对辖区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进行摸底排查,让每一名新业态新就业党员“归队”、组织“扎根”,北宫镇成立了新业态流动党员党支部,并选派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任党支部书记,进一步加强流动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强化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结合新就业群体的工作性质,“量身定做”管理教育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全覆盖开展线上学习活动,推送“每日金句”“时政点点通”等信息,组织广大新就业群体党员随时随地学习讨论、互动交流,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线下开展送学上门、红色电影观影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身份认同和责任意识。并通过设立新就业群体党员先锋岗,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主动亮身份、找组织,佩戴党员徽章上岗,激发党员立足岗位亮身份、做表率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辐射带动从业人员全覆盖,有效扩大了组织影响力。使每一位党员找到组织的归属感。
精准需求解难题 提升服务质量效能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新就业群体的能力和水平,更直观、更贴近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北宫镇在暖“新”驿家打造了“微心愿墙”,以更加务实、更有温度的举措,不断满足新就业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冬天了能喝上一口热水真舒服,要是有个大一点儿的保温壶就好了”、“手套用的太废了,我想要双新手套”......一个个小心愿贴在暖“新”驿家的微心愿墙上;党群服务中心还通过定期摸排走访的形式,建立了需求台账,定期由专人负责统计,对征集到的"微心愿"进行筛选确定,结合心愿内容,对新就业群体做好精准服务,真正“解锁”新就业群体最急、最愁、最盼问题,一个个“微心愿”在传递温暖的同时,也切实提升了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聚焦民生强引领 凝“新”聚力办实事
北宫镇以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民生实事、地区发展建设为抓手,将新就业群体工作与人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紧紧相扣,与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紧密相连。北宫镇先后共组建了“随手拍”、“治安巡逻”、“反诈宣传”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的优势,通过拍下问题、反馈信息,“黄马褂”红袖标,反诈宣传外卖送上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将新就业群体打造为加强城市基层治理的一支生力军,使他们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新的触角和延伸,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融入地区发展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下一步,北宫镇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深入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激励新就业群体在地区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传递“新”温暖,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