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 > 资讯 > > 正文

刘尚勇:艺术收藏有没有捷径?

2020-10-28

当今艺术品市场的未来趋势,是随着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提高需求,社会剩余财富将购买艺术品作为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配置方式。

不过,对于复杂的艺术品市场,也并非每位入行者都能马上就"得心应手",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拍卖市场中选对作品?价格行情走势如何判断?什么样的作品能有投资上升空间?如何为家族未来选择资产配置的艺术品?

这种选择,是一个考验眼光与前瞻力的事情,没点理论与实操经验可真不行。如何快速入行艺术品市场、避免"雷区"、掌握实操技巧,成为艺术市场的刚性需求。

荣宝斋特别开设"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研班",依托央企、三百多年的中华老字号荣宝斋品牌,其办班初衷也是承担着"正本清源"的担当,传播艺术正能量是荣宝斋的传统和出发点,同时为艺术品市场能够持续发展,吸引有书画艺术品投资收藏意向的人入行。

不过,"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研班"也并非处于毫无竞争的蓝海之地,如何借助品牌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办出自己的特色与亮点?

有竞争才有价值

目前的市场需求是针对现在艺术品收藏投资个人和企业,大部分对于这方面知识的欠缺。一是有钱,不懂什么是好坏;二是有钱不知道怎么投资才能产生效益或如何用少量投资取得更大收益,这种市场的需求加上荣宝斋自身资源整合就促成了这个班。

现在对于书画教学培训、艺术市场研究,想参与的机构多,办的好不多。大家都觉得是切入点和风口的时候,也存在竞争,竞争首先是好事,但想办和能不能办好,不以你的想法为转移。

荣宝斋能办好因为是百年品牌,信誉根深蒂固是第一位。良好的口碑也是办好的基础,品牌在组织过程中确实能把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学员也是口口相传,互相传播。

也有很多班办了一两年之后就消失,这是办学内容、具体经营方式和需求产生的矛盾。资源配置不好、收费不合理,时间长了就没有人,所以荣宝斋这个班能办好是有依据的。

这个行业不怕竞争,竞争的人越多越好,有竞争才能体现出价值,没有竞争就没有价值。一家独大,无法参照好坏,只能说市场被垄断,但现在也不可能垄断。但想办好这个班,也需要品牌基础上不断地提高,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更广泛的需求调整课程;真正的把好的内容传播给学员,延续市场的影响力。

鉴赏与投资是连贯动作

门槛首先要热爱书画艺术,想探究艺术美的需求点,当然也有一定的时间和资本的实力,才能进来学习。我们目前90%还是企业家为主,艺术品市场也确实需要这些人,能够成为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新生力量。

其次,学费、时间也是门槛,这个班是针对真正的喜欢中国艺术品,有鉴赏需求、想做投资行家,还要有点经济实力(闲钱)买东西的人群。我们不是拿文凭的班,是提高鉴赏、投资眼光的班,在它的可控范围内能够提高就是我们的目的。

艺术品传统市场在文化消费时代的地位

在文化的大众消费时代,艺术品传统市场面临艺术品金融与艺术品互联网两个方面的市场竞争,会承受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市场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来自自身调整的压力。因为,前几年艺术品市场中盛行一时的礼品(雅贿)市场,极度浮躁,造成了严重的泡沫,在中央强力反腐中泡沫破裂,市场正处于向下调整的态势。但我一直认为,这种泡沫破灭是好事,高烧不退也难持久。市场回归常态后,才有可能找到健康发展的路径。

传统市场由来已久,相对于规范的现代商业文明,它属于较为原始形态的另类市场。今天我们俗称“行家市场”(即专业市场),它充满了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生发的大量错配资源和各种陷阱与风险并存。参与者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及特殊技能,同时也必须能够承受决策失误的损失。由于这个市场不适于普通消费大众参与,因而它又是狭窄的高风险的专业人士博弈的小众市场。尽管它不适合普通大众参与,也不能成为大扩容、大发展的主流,但它也难以被其他市场形态所取代。

艺术品传统市场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有必要促成几个改变:1、由熟人经济市场向生人经济市场转变。2、由江湖市场向制度市场转变。3、由行家主导向专家治理转变。这是这次调整对传统市场做出的起码要求。它不能总是一方面牛气冲天,一方面被社会质疑与诟病。传统市场必须与时俱进,这就是突破的方向。巿场健康了也就回暖了。所以,我认为这是传统市场自身的问题。目前这个市场还在继续调整中,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到位,开始新的一轮增长时,它也可以走出困境。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