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泉:用人力资本创新攻克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
2020-11-30
11月28日,由智联招聘发起的“内生力量 重塑新生”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中国人力资本管理论坛在无锡举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尹建堃,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及数学系教授埃里克·马斯金,2020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纽约商品交易所理事会主席威廉·普尔普拉,国际雇佣与劳动关系协会执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曾湘泉,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中国保利集团原董事长陈洪生,英仕曼集团中国区前主席李亦非等出席了活动。
活动现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发表了《疫情冲击下的中国就业市场——短期波动与长期展望》主题演讲,他表示:虽受疫情影响,就业市场经历短期波动,但在坚韧的经济下,推动人力资本变革,改变结构性矛盾,从长期主义推动就业市场稳定上升态势。
受疫情影响,就业市场短期波动明显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我国就业市场经历了短期明显的波动和变化。一季度数据显示,国民生产总值(GDP)指数下降6.8%,是我国GDP首次出现下降。另据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依托智联招聘大数据所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一季度我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也整体走低。
但二季度以来,国家多举措稳企业、保就业,就业市场也出现了除灵活用工、“地摊经济”等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口不断上升,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触底反弹,应届生的就业景气程度也在回升。
长期展望,推动人力资本变革
曾湘泉表示,在长期角度上,未来就业市场需要继续深化推动人力资本市场新一轮变革,特别是结构性矛盾问题。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阶层之间,也体现在区域不平衡上。
随着我国经济长期增长态势良好,与各行各业劳动者息息相关的后入分配政策不断完善,人力资本增长成为推动新格局、扩大内需的核心关键点。曾湘泉认为,当前我们要强化信息流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平台设施建设,做好创新工作,特别是激励制度设计,提升市场效率。
此外,曾湘泉指出,推动人力资本变革增长的核心是培养与提升劳动力的软技能,尤其是个体的责任心,成为企业反映尤为突出的问题。而这也决定了我们在人力资本市场的不断创新,成为改变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成败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