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 > > 正文

回望来路,三十岁苏宁聚焦零售业本体

2020-12-31

尼采曾言:“任何不能杀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这句话对于正值三十而立的苏宁来说,再应景不过。

30周年庆典上,苏宁人借古观今,想起30年来的场场境遇,不外乎也就一个个小小风波。

身份调换,这场庆典外的围观人群里,不少零售角色,也正在因苏宁的下一个十年布局,经历变革。

回望苏宁历史使命:做时代的朋友

自1990年创立至今,苏宁持续创业、不断创新,从传统经营做到了智慧零售,从一家店做到了一万多家店,从几个人扩展到了30万员工。回望来路,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说:“30年来,是改革开放的机遇成就了企业的创立,是市场经济的繁荣助力企业一路壮大”。

做时代的朋友,社会的苏宁,一直是苏宁的核心发展观。

整个2020年,全球各国受到疫情影响,经济一片萧杀。前11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51415亿元,下降了4.8%,照趋势全年大概率负增长,是1969年以来的首次。

在这种情况下,苏宁依靠过去十年对智慧零售的探索,在零售业把握机遇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新品类活跃度持续提升,赋能外部商户获得高增长;下沉市场势如破竹,零售云新开门店2700多家;刚收购一年的家乐福,到家业务逆势增长30%多;物流基础设施持续加码,仓储及配套已达1200万平方米。

逆势增长不是运气,是对趋势的觉知。

2021年,无论是国际经济学家的预判,还是国内经济数据的反馈,对于中国经济重回快车道的判断,甚至继续引领全球经济走出泥沼的概率,都显得毫无争议。

即便如此,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也必将转换赛道,零售业发展的大变局仍在上演,零售业竞赛的马拉松永无终点。面向未来十年,所有今日的当然,未必是明天的必然,而即便是今天的蓦然,也可能是明日的坦然。

所以闯荡十载,征战四方后,下一个十年要怎么发展,张近东说:“必须要学会做减法,归根结底就是集中精力聚焦零售主业。”

2009年苏宁易购上线,开启了苏宁互联网转型的全新时代。为了转型,苏宁过去十年必须一直做加法,才能为自己扩展更多的赛道、扩张更大的版图,做更多的试验来校正前行的方向。

2009年,苏宁电器资产358.4亿元,营收583亿元,还只是一家线下电器连锁服务商。10年过后,2019年苏宁易购的资产增加到2368.55亿元,营收2692.29亿元,已经成为一家全渠道、全品类的综合零售服务商。

十年过后,转型如斯的苏宁,壮大如斯的苏宁,需要通过“瘦身”,将过去十年中“增肥摄入”的多余糖原,实现能量转化,转变成零售主业的“肌肉”。

苏宁需要做减法,是全体苏宁人的共识。

零售业的减法,力聚一处开放赋能

苏宁的第四个十年,不但要聚焦零售业,而且对于聚焦四个领域的服务,也更为清晰:服务于实业智造升级、服务于乡村振兴、服务于小微企业、服务于双循环发展。

这四个领域的聚焦,显然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在过去几年中,苏宁通过供应链扩张、下沉市场布局、开放平台发展、国际跨境业务等领域的实践,探索并经验证的主要方向。

更关键的是,在这四个领域的聚焦过程中,苏宁将呈现出更为开放的姿态,以强大的零售业基础设施、以优质的零售业服务产品,赋能整个零售业。

回顾2020年的苏宁结果就能明显看出,无论是零售业基础设施的全流程开放,还是下沉市场的全方位渗透,还有全零售场景的全方位协同,苏宁的创新性探索,获益的都不仅仅是苏宁自身,整个中国零售业,都从苏宁的探索中,看到了更多的未来。

也因为苏宁的这些加法,使整个零售业的未来十年,获得了更多可供继续探索的实践方向,也增加了更多可供直接获取的基础设施。

所以,苏宁新十年的聚焦,意味着取舍,意味着将更专更强。更关键的是,在这四个领域的聚焦过程中,苏宁将呈现出更为开放的姿态,以强大的零售业基础设施、以优质的零售业服务产品,赋能整个零售业。

整个决策背后,其实都是张近东说的那一句话:“企业小了是个人的,大了就是社会的、国家的”。苏宁早已不是苏宁人自己的苏宁,而是全社会的苏宁,每个苏宁人,都有更重要的远方。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